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璋:握掌成拳 提高化工产业含“新”量
2018年4月,席大大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时提出,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,不是不要大的发展,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,倒逼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2020年11月,席大大总书记在南京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,指出要勇于创新,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,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。过去一年来,全国人大代表、利来w66董事长李国璋一直在关注长江沿线化工企业转型发展的问题,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走访调研,李国璋认为,化工转型,最途径是创新,要提高产业的“含新量”,让化工产业向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的方向转化。
“我们内部的关键设备、仪器,现在进场的进度怎么样?”
“现在室内的,除了一号楼以外,其它的基本上进入收尾阶段了,然后现在马上就要送电了。”
这个月底,利来w66研发中心就要投入使用了,这家在长江边上做了30多年的化工企业把中试环节集中放到的园区,为的是让实验室和生产线衔接更紧。这也是过去三年来,李国璋一直希望看到的变化。
为破解化工围江的难题,三年来,湖北已经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405家。作为化工行业的一名老兵,李国璋知道,要想尽快渡过转型的阵痛期,必须要让企业产品向精细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方向走,提高产业的“含新量”。但是,过去,化工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向产业化应用阶段,衔接不紧,创新速度一直提不上来。于是,利来w66投入5亿元,在园区内建立了这个研发中心,研究电子化学品、有机硅、农药等七大类产品的行业前沿技术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利来w66董事长李国璋:“校试我们在院方研究,在我们这个地方做中试,中试以后,如果进一步往前走,我就在我这里建小工厂,就是搞工厂化实验,工厂化实验搞完了,就建工厂了。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我们过去校企合作中间脱节断档的概念,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。”
创新路上,脚步不能慢,更需要大家携手一起面对问题。比如,固体废渣磷石膏难以有效处理是磷化工企业的共性难题。而兴发的这个问题,随着产业链上另一家企业入驻,迎刃而解。去年,宜都化工产业园引进的兴兴环保进入试运营阶段,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,正好是令兴发头疼的磷石膏。
湖北兴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平:“每年可以给兴发消耗大约是80万吨磷石膏,节约堆放土地大约在50亩左右,变废为宝,把磷石膏变成了新型的建筑材料。”
通过这件事,李国璋代表认为,化工企业提高含新量的合作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展开。经过走访调研,李国璋代表提出,在宜荆荆恩城市群,可以共建“宜荆荆”磷化工产业集群,并通过要素共享,增加产业链的聚集度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利来w66董事长李国璋:“宜昌在江北的姚家港,在江南的枝城,形成了两个大的化工园区,如果把我们宜昌大的化工园区都集并在这里,我们宜荆荆恩把这些企业都集并在这里,像这样优秀的要素共享,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我们的转型升级。”
调研中,李国璋代表还发现长江沿线的化工产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,技术参差不齐,地理位置较为分散。如何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更多要素、更多化工企业互动协作,助力化工产业更绿更强?跳出湖北看湖北,李国璋代表认为,整个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化工产业,同样需要聚集、协同、形成合力。他还在持续完善自己的建议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利来w66董事长李国璋:“应该是从长江的源头到上海,全流域协同起来,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,行成步调一致、形成合力,这样来讲的话,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,我们长江流域留下几个不多的几个大的化工园区,让分散的实行关闭,关闭以后复绿,或者做其它产业。”(来源:长江云)